
(“镇定哥”李培钦今年28岁,是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光明路小学的一名教师。他此时的另一个身份是——湖南第16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亦是衡阳的第10例。)

(“镇定哥”李培钦拿着从自己体内分离出来的造血干细胞,精神奕奕。)
红网长沙5月11日讯(记者 廖洁)假设一个情景,山野之中,有个人将坠悬崖,只能向你呼救,你是救还是不救?需要考虑救人的风险吗?好人,可以很容易,举手之劳即可,也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韪撒手不管。
李培钦,28岁,是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光明路小学的一名教师,正在做这样一个好人。
他此时的另一个身份是——湖南第16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亦是衡阳的第10例。
5月11日。接近中午12点的时候,他正躺在湘雅三医院,鲜红的血液从他的身体里流出,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干细胞后,又输回到他的体内。
在他耳边放着手机,被按了免提键,他的声音传到记者耳边,语气十分轻松。“我早上喝了牛奶,现在只是嘴巴有点干,手放久了有点涨,其他没有什么不适。”
从5月7日起,网名为“兔比特”的李培钦开始在红网论坛上直播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细细描述自己的感受,回答网友们的提问,并介绍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
“很多白血病患者没有找到匹配的基因而失去生命,因为捐献者太少。我只是想通过各种力量,充分发挥我能做到的影响力。”
李培钦表示,自己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高调的方式进行捐献,是想让大家看到捐献之后,他仍是健康的,消弭误解和纠结,呼吁更多的捐献者,以期更多的白血病人有更多的机会生存下去。
李培钦的举动获得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和关心。网友“寂寞游侠1512”说:“向兔子的爱心致敬!向兔子学习!如果可能,我也会加入到捐献者的行列中来!”网友“慕乃依”也表示,“很感动!而且通过这样的日记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了救人之法,非常好!”
作为李培钦的朋友,网友“迷彩小吉普”则在帖子中更详细地描述了自己所认识的“兔比特”李培钦。
在“迷彩小吉普”看来,李培钦是个心地善良的热心人。从以前的红网义工联,到现在的小红人志愿者,“兔比特”一直是其中的骨干。他做事从不挑剔,大事小事落在他手里,他都能以一种近乎钻牛角尖的认真劲去做好它。派任务给他,交代清楚后,基本就可以放心了。
“迷彩小吉普”介绍,3年前李培钦在一次献血时,便与衡阳市红十字会签定了自愿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协议。随后,他个人的造血干细胞的技术数据,便归入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计算机数据库”,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并有望为渴望进行移植治疗的患者配对。
就在前不久,衡阳市红十字会通过李培钦献血时留下的个人资料找到了他,并告诉他,外地有位需要进行移植治疗的病人,和他的造血干细胞初步匹配成功,需要他的捐献。
得到这个消息后,李培钦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着手办理捐献前的相关准备工作。他所在单位的领导知道这件事以后,也对他的这种公益行为赞赏不已,并全力支持他。
根据规定,李培钦尚不知道他的造血干细胞将进入谁的体内,只知道对方来自四川,体重50公斤。
5月11日上午,李培钦已开始捐献,他的“直播帖”改由自己口述,女友“纯白”负责录入。
帖子中写道,“明天(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3周年,我是湖南的169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女友‘纯白’也是衡阳解放军169医院的护士。数字很巧合,而且我救助的对象是四川的白血病患者,今晚我的造血干细胞就能进入他的体内,激活他重生的希望。”
11日10时23分,帖子更新的内容是——采集造血干细胞是安全的。采集外周造血干细胞遵循卫生部颁布的采集技术标准。采集医院经卫生部门标准。技术、设备成熟,耗材一次性使用,至今未见伤害报道。因此采集造血干细胞是安全的。部分捐献者可能有“感冒”样症状,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将会很快消失。
11日12时58分,14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从李培钦的血液中被分离出来,将于当日晚上飞往四川,输入另一个人的体内。远在四川的那个生命,或许已经接近陨落,但从今晚开始,极可能将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13时19分,李培钦再次接起了记者的电话,声音洪亮、清晰。
挂掉电话之前,他说,“我并不想去打听是谁接受了移植。一方面,我能给的就是这么多。另一方面,因为世俗的观念,我怕有人要求他回报。”
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150万左右的白血病患者需要移植造血干细胞,但是能够有机会接受移植的,只有一万人左右。
“我的捐献造血干细胞日记”直播帖摘录(作者:“兔比特”)
5月7日
这是在长沙附一,可以同时采集两个人的造血干细胞,血液经过两位捐献者各自左侧是分离机回流到体内,根据血管粗细速度不等,有4小时以内完成的,也有六七个小时的,总流量大约是1万二千毫升,即捐献者身体所有血量要分离2次。在这之前三四天要注射动员剂,刺激干细胞生长。如果献血的干细胞含量符合病人体重比例的需求,应该差不多了,第一天采集完了有个检测,如果达标就送到患者医院去,如果量不够,就在第二天进行第二次同方法采集,得到合适的量以后送到患者医院。同时,患者呆在医院的无菌室里,身体的干细胞和免疫细胞全被杀死了,费用也很高,如果捐献者放鸽子,就可能给患者巨大甚至致命的打击。
我今天只注射一针,明天到10号每日两针,注射时无药痛感,现在微觉左臂酸胀。
上面照片中左边露脸的帅小伙儿是从北京过来的郴州人,他爸也是血液方面医务工作者,镜头里是湖南公共电视台正在为专题采访他们,这个家庭的事迹比较典型。必须要说的是,右边白发的人是捐献者的叔叔,他献血已经3万毫升以上,其中有个情况是献血小板成分血可以是每月一次。
因为治病救人是公德,捐献干细胞是小付出换来大回报——暂时微不足道的健康牺牲换取白血病人最美好的愿望,所以我觉得自己有心为这样的活动做宣传,此行回衡前会向省红会索要一些资料,此行高调也是想让大家看到捐献之后仍是健康的,消弭误解和纠结,呼吁更多的捐献者,以期更多的白血病人有更多的机会生存下去。
假设一个情景,山野之中,有个人将坠悬崖,只能向你呼救,你是救还是不救?需要考虑救人的风险吗?如果能轻易救了此人,你是否会向他/她讨价还价?好人,可以很容易,举手之劳即可,也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韪撒手不管。
再试想,别人跟你相配型,求你时你不应,我们知道白血病并非只是遗传原因,如果我有或你有此病诊断时,会有多么急切的心情和愿望祈求那个人的眷顾?届时,那个人也许就是命运之神派来的天使。
5月8日
谢谢king,也谢谢你让我知道还有很多勇敢的人的。
你的鼓励让我又一次想起去年骑行上海前许诺的那个理由——“趁年轻时做些值得自己将来回忆的事情”,骑行上海看世博是那样,此次无偿捐献干细胞也是同理不同德的。
今天5月8号,是母亲节,祝愿天下的母亲身体健康、心灵安详、凡事如意!
古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此行捐献干细胞并没有告诉我的母亲,是不孝,心存愧疚。
自我辩解理由有三:一是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不够,没有一桶水就给不了一碗水,不能保证让母亲淡定;二是臆测社会对捐献骨髓手术影响的判断比较恶劣,我一时无法用这样的氛围去感染去传递足够的信心;三是我知此行无碍,就不必平添忧愁给母亲。
谢谢我的父亲和母亲,给我健康的身体,教育我为善的心灵,也救助到了另一家人的幸福。
也试想,我是幸运的,有个人的血型跟我相配,倘若意外,母亲生育了我,也冥冥之中让我拥有另一个人的护佑。
谢谢母亲,马上打电话过去祝福我的母亲节日快乐!
每年的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1948年,红十字会协会在召开的执委会会议上正式建议,以国际红十字组织创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作为世界红十字日。同年,红十字会协会第20次理事会会议批准了执委会的建议,正式确定每年的5月8日为世界红十字日。从1962年开始,世界红十字日每年都有一个主题,以便国际社会能围绕主题开展活动。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是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成员。
省红十字会联合湘雅三医院今天有盛大的活动,主要是器官移植成功的病人和家属共几千人前来参与。
我在犹豫,得和家人商量讨论后才考虑立遗嘱身故后捐献器官的事情,也许要过很多年后才会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有跟父亲商量过的。
5月9日
昨晚吃饭有了解到,以前大陆的白血病患者多数都是去台湾匹配到的,近几年发展后才有台湾白血病患者在大陆配到,曾经也是作为重大新闻播发。我们的血液疾病联防之路,还是很长的啊。
这是上午在省红十字会干细胞资料中心参观时看到
来源:红网
作者:廖洁
编辑:王雨松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