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服务信息:切实加强早稻中后期田间管理
2012-05-18 10:39:13 字号:

  当前,我县早稻禾苗大部分已陆续进入幼穗分化阶段。但由于早稻生长期间气候条件差,长势长相明显不及去年,夺取早稻丰收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一、当前早稻生产特点

  一是生育进程普遍推迟。受早稻育秧期间不利气候条件影响,今年早稻秧苗素质普遍较差,移栽期比去年推迟5-7天,栽后虽然缓苗期较短,但栽后长期气温较低,积温不足,导致早稻生育进程明显推迟。

  二是长势极不平衡。今年早稻播种早的是在3月底,迟的在4月中旬,播种期长达半个月,移栽前后相差近20天,导致长势极不平衡,给栽培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三是群体总体偏小。由于气温低、光照不足,今年早稻发棵速度明显不如去年,部分田块可能因群体过小导致穗数不足而减产,尤其是基本苗较少的机插早稻。

  二、当前早稻田间管理

  当前,各地要对今年的早稻生长情况开展全面的调查,以“促穗、争粒、争重”培育管理的目标,实行分类指导,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力促平衡高产。

  (一)因苗施好穗肥。当前早稻已进入幼穗分化期,播种较早的已开始拔节,要及时施好穗肥。施肥前要对早稻生长情况进行分类,对群体明显偏小、高峰苗不足25万的要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叶色偏淡的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以争取部分小分蘖成穗,增加每亩有效穗数;对群体较大、叶色较绿的,穗肥可适当推迟,并减少氮肥用量,甚至不施。但为提高早稻的抗倒性,增加粒重,每亩应施钾肥3-5公斤。

  (二)及时搁好田。早稻已开始拔节,因此不管群体大小,都应进行搁田,做到时到不等苗,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成穗率,促进幼穗分化,实现保穗增粒。搁田时对部分群体偏小的田块可采取带肥搁田的方法,即先施好穗肥再进行搁田,以防止搁田过程中水稻落黄,降低成穗率,并且搁田程度不宜过重,应提早轻搁。由于今年雨水偏多,要特别注意做好开沟排水工作,尤其是低洼积水田,更要开好四边及十字排水沟,避免长期泡水出现后期倒伏现象。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今年我县一代螟虫仍然以二化螟为主,全县总体为中等发生,整体发生程度将接近于去年,且地区之间差异不明显。由于受前期低温阴雨影响,大部分地区发生期将比去年推迟3-7天,当前是螟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各地要按照“狠抓一代压基数”的策略,开展防治工作,防治时期和药剂参考农技部门的“病虫情报”,施药时要保持田中有水,以确保发挥防效。

  三、立足抗灾夺丰收

  目前我县已进入汛期,且早稻中后期易受台风登陆影响。要正确认识早稻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认真做好防风抗灾各项工作,防止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要密切注意气象预报,及时准确收集、掌握天气变化和灾情动态,为防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切实加强早稻中后期的管理,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千方百计夺取早稻丰收,增加农民收入。

  新田县农业局粮油股

  2012年5月18日

来源:技术措施

作者:陈知德

编辑:王雨松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