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80后小伙王贵生:返乡创业养泥鳅 愿与乡邻同致富
2019-11-18 10:27:21 字号:

新田新闻网(记者 黄新)枧头镇大观堡村80后小伙王贵生,通过考察学习,回到村里发展泥鳅养殖产业,前期取得十分可观的效益,他希望通过该产业在实现个人致富的同时,能带动乡邻共同致富。

王贵生的泥鳅养殖基地是流转村民的田土改建而成。为了防止泥鳅幼苗免遭鸟类侵害,王贵生每天都要到鱼塘巡视,对尼龙网罩进行仔细检查。

据介绍,王贵生养殖的泥鳅是台湾品种,其体型修长硕大,是一般泥鳅的三倍以上。

“这个鱼一斤最多是十条,养到最大可以养到三到五两一条。这个鱼主要是用来出口,这个泥鳅体表不是有层很滑的东西,可以提炼出来美容,鱼的肉质也很好、很脆,营养价值也很高,经济很可观。”王贵生说。

2017年,在广东务工的王贵生通过朋友的介绍,开始接触泥鳅养殖行业,并对该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王贵生掌握了泥鳅产卵、孵化、培育、养殖及病菌防治系列技术。2018年,王贵生回到家乡,与合伙人流转村民10余亩土地改建成鱼塘,投放了一批泥鳅幼苗。在鱼塘前,王贵生自信满满地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亩鱼可以养2500到3000斤,公司保底价是16块钱一斤,全都由公司回收。

王贵生介绍,台湾泥鳅和普通泥鳅差不多,但台湾泥鳅的生长速度更快,饲料转化率比较高,在正常水温下,台湾泥鳅从寸苗养至成鳅的时间一般在120天左右,最重要的是台湾泥鳅的抗病性更强,所以能生长得更好。由于养殖周期短,见效快,而且还是订单式养殖,王贵生对这个产业充满信心,养殖基地也从当初的10几亩扩展到如今40多亩。

目前,王贵生成立了养殖合作社,长期聘请5名村民在基地务工。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支持,王贵生还计划在村里筹建一个泥鳅深加工厂,加工罐头泥鳅,真正把泥鳅产业打造成当地增收的好项目,带领乡邻共同致富。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黄 新

编辑:邓提茂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