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新闻网(通讯员 彭明军)近年来,新田县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抓手,聚焦特殊群体、聚焦未成年人关爱,构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络,有效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推动全县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在全国推广,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获省政府通报表扬。
强化政治担当,健全工作合力机制。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职能职责,激发各成员单位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切实履行基本社会服务职能。强核心、促联动。2023年已组织召开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联席会议等5场次,及时传达上级精神,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制定可行的工作举措。每季度定期调度成员单位的职责落实情况,推动各单位认真履职,切实形成了部门联动、各司其职的良好工作格局。搭网络、强力量。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了县有未保中心、乡镇(街道)有儿童保护站、村(居)有儿童之家的“县、乡、村”三级工作队伍,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保护责任体系,切实织密织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建机制、保长效。近年来,先后推动出台《关于成立新田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新田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综合协调管理工作机制》等文件制度十余项,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强化责任落实,健全精准保障体系。通过做好业务责任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确保了我县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精准发力,强化救助保障。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为全县4368名留守儿童逐个建立档案,并全部录入了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全县185名孤儿、42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65名残疾儿童、2187名低保贫困家庭儿童等困境儿童全部分类建档、分类救助,确保相关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多方参与,丰富关爱活动。扎实开展“爱心助童”试点和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组织社工、爱心组织和志愿服务者到村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安全自护、防女童性侵等政策法律宣讲和走访慰问活动3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慰问金及物品90万余元,实现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走访全覆盖。搭建平台,建好用好“儿童之家”。目前已实现全县237个村(居)儿童之家全覆盖,打造省级示范儿童之家2个、市级示范儿童之家111个,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儿童主任对辖区内的困境儿童、女童每月至少走访一次,开展宣传教育。教育、民政、团县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依托“儿童之家”开设“四点半课堂”,成为孩子们的快乐驿站,央视新闻频道曾宣传推介新田县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强化协同配合,健全分类保护格局。加强与县委政法委等部门的密切配合,聚焦工作重点,做深做实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治理和“利剑护蕾·2023”专项行动,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得到了有效优化。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县各级各部门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200余场次,受教育师生达7万余人,做到了宣传教育全覆盖。聘请法治副校长54名,实现了所有学校全覆盖,开展“法治进校园护航共成长”活动200余场次,有效提升了广大青少年的法治意识。2023年9月,湖南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省级主场活动在新田县瑞华实验学校举行。提高校园及周边安全保障水平。加强与教育、市监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加强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强化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对学校食堂、校园及周边食品销售单位开展整治,严厉查处销售“三无”、不合格商品等违法行为。开展中小学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杜绝中小学生等未成年人网吧上网。强化日常监督执法力度。突出源头治理,积极推动建立健全从业查询、强制报告、“一站式”取证、多元综合救助、“一案三查”等制度机制落实落地,为防范和打击性侵未成年犯罪提供了有力保障。强化行业监督,公安等部门聚焦旅馆、洗浴、网吧及电游娱乐等容易滋生性侵害未成年人重点场所,每月开展联合执法2次以上,督促严格落实“五必查”措施。从而,为未成年人撑起了坚强有力的“保护伞”。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彭明军
编辑:黄琪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