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新田:军民挖掘战壕设防 成功阻止日寇入侵
2025-08-28 16:01:17 字号:

战壕 (2).jpg

新田新闻网(记者 黄新 陶红星 谢欣怡)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利用有利地形,同敌人斗智斗勇,保家卫国。80多年过去了,战争留下的珍贵实物成为历史的见证,它们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苦难与抗争。在新田县龙泉街道土珠山村和中山街道五柳塘村一带的山岭上,就留存着一处约万米长的抗日战壕遗址。该战壕的发掘,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又一历史见证。

新田:军民挖掘战壕设防 成功阻止日军入侵.mpg_20250827_172704.095.jpg

2014年春的一场意外山火,让万米战壕重见天日。新田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史世冬全程参与了抗日战壕的考察认证工作。

“村民和我们反映以后,我们就到这里来看了一下,发现规模非常的庞大,布局也科学合理,不是一般的这个水沟,有可能是战争时期留下的这个战壕。”史世冬说。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史世冬在随后的走访考察和查询《新田县志》等相关资料了解到,民国33年(即1944年),湘南抗日形势告急,7月28日,新田成立“抗日战斗指挥部”,时任县长钟华谔兼指挥官,联合驻新田城国民党陆军二十师向全县发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动员令,万余名18至25岁的男性壮丁协同驻军修挖战壕10多公里。

土珠山村85岁的村民危德龙和88岁的李承友分别回忆,动员令发出后,自己的父辈和兄长们踊跃参与。大家团结一致,军民一心,短时间内便在处于土珠山、梅溪和五柳塘村之间的官道拗口筑牢了一道道抵制日寇入侵的坚实防线。

据1995年2月出版的《新田县志》记载:1945年元月,日本侵略军600余人,由宁远入侵新田。史世冬介绍,驻新田城国民党陆军二十师官兵在战壕提前布防,形成坚不可摧的军事防御体系,最终迫使日军放弃入侵县城。

“这个壕沟的修建就是依照山形地势来修建的,几道防线都很明显,壕沟四通八达、互相连通,形成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迫使从宁远方向入侵(新田)的日寇绕道而行,成功保卫了新田县城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史世冬说道。

经文物工作人员测量,战壕总长度达1万米以上,连接三座山头。经过80年的时间沉淀,蜿蜒的战壕,大部分已经被茂密的植被覆盖,但山顶的几道战壕,布局依然清晰可辨。

如今,抗日战壕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下,当年免遭日寇涂炭的村庄,道路干净整洁,民房错落有致,一栋栋现代化工业厂房拔地而起,村民们亦农亦工,安居乐业。

五柳塘村村民还充分利用抗日战壕这个爱国主义“活教材”,在山下创建了抗战文化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昔日军民同心抵抗日寇的故事在文化园得以延续。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黄新 陶红星 谢欣怡

编辑:颜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