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新闻网(记者 蒋若冰 郑锋) 近年来,新田县依托本地富硒的资源禀赋和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将蔬菜产业作为“一县一特”的主导产业,聚力强基础、塑龙头、延链条、畅流通、创品牌,已建成18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蔬菜常年播种面积达22.5万亩,年产量达39万吨,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成为乡村振兴、“湘品出海”的“金钥匙”。
走进东升农场,大片的水果玉米田一片新绿,青嫩的茎秆笔挺排列,宽展的叶片自在地舒展,边缘绒毛清晰可见。工人们正穿梭田垄间,查看玉米长势情况,为下半年的采收筑牢品质根基。
东升农场位于金陵水库下游,四面环山、水量充沛,种出来的水果玉米,清甜鲜嫩、多汁无渣。在蔬菜加工车间,工作人员正手持糖度检测仪,细致地对水果玉米进行糖度测试。按照以往粤港澳市场的标准,只有甜度达到16级以上的玉米,才算通过“甜蜜考验”,才能进入后续的分拣、打包环节,最终新鲜送达湾区餐桌。
走进冷链物流中心,工人们正为每箱蔬菜贴上溯源二维码,让每款上市蔬菜,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和“健康码”。这些带着“永州印记”的新鲜蔬果,即将启程奔赴粤港澳大湾区的餐桌。
为确保“东升蔬菜”畅销大湾区,农场建立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可溯源、可视化的全程安全跟踪体系,从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设施装备、管理服务、产后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质量安全技术规程进行严格把关,形成生产有记录、产地有准出、市场有准入、产品有标识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如今,农场每天供应大湾区的蔬菜达60多吨,涵盖茄子、辣椒、丝瓜、南瓜等家常品种,其中水果玉米更是成为“爆品”,凭借独特口感打开新销路。
“现在我们每天供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大概有60多吨,主要还是我们新田基地产的茄子、辣椒、苦瓜、丝瓜,以及现在我手上的水果玉米,它也是我们现在的一个核心的商品爆品,可以直接生吃,口感清甜多汁,让我们在港澳地区打开了一些新的市场和新的销路,也让更多消费者对我们永州的蔬菜越来越认可。”东升农场负责人刘文介绍道
单个农户力量有限,龙头企业却能架起“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近年来,东升农场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模式,让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彩。
目前,新田县东升农场已建成以东升村为中心的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6500余亩,通过重点发展品质优良、鲜储期长、符合外销市场消费习惯的蔬菜品种,持续推动县域蔬菜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蒋若冰 郑锋
编辑:李成婧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