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民间艺人李成森:笔墨传薪火 十体书传奇
2025-09-26 11:01:12 字号:

9月24日 (1)(3).png

新田新闻网(记者 唐佳怡 谢欣怡 通讯员 唐人杰)在新田,有一位扎根民间数十载的艺人——李成森。在他的收藏室里,墨香与泥味交织,600余件雕塑古朴厚重、灵动传神,4.6万余幅书法笔韵悠长、字迹遒劲,800余幅国画勾勒家乡风物。这里不仅是他数十年艺术心血的陈列馆,更是一位民间艺人用匠心守护传统文化的生动见证。

今年68岁的李成森,与艺术的缘分始于幼年。父亲早年在从事会计工作,看到父亲书写的字迹后,便会主动拿起纸笔模仿写写画画。爷爷与父亲见后便手把手教他握笔、指导书写。在家人的鼓励下,李成森对写字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最初的模仿尝试,转变为主动学习,这份兴趣也成为他多年来坚持钻研书法的重要起点。

上大学后,李成森在书法学习之外,专攻古文字与雕塑研究,还深耕速写、素描技法,通过反复的线条勾勒与造型训练,不断锤炼艺术感知力与表现力。他常年订阅书画刊物,搜集海量资料,更主动将雕塑的空间立体感、速写的灵动线条感、素描的层次质感,与国画、剪纸等艺术门类融会贯通,在多元艺术的交融中积累创作养分。

9月18日(2).png

2006年,李成森在书法艺术创作道路上开启了新的挑战—— 十体书法创作。楷书的端庄、行书的流畅、隶书的古朴、草书的奔放,再到小篆、大篆、隶篆、甲骨文、瘦金体,乃至精巧的空心字,十种字体风格迥异,要熟练掌握并精通,难度可想而知。十余载寒来暑往,砚台里的墨磨了一罐又一罐,练字的纸堆成了小山。李成森不仅吃透了十种字体的笔法精髓,更将这份积累融入创作,先后完成《道德经》《金刚经》《波罗密多心经》篆书百米长卷,以细腻的笔触、连贯的气韵,首开中国书法篆书百米长卷的先河。

如今,李成森的十体书法已形成独特风格,造型美观、严谨大方,不仅获得专家同仁赞赏,更受群众喜爱。而更令人瞩目的,是他数十年深耕书法创作积累下的丰硕成果——截至目前,他已完成46341幅独立完整的书法作品,若将这些作品逐一连接,总长度可达34331.13米。这一庞大的创作体量,不仅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坚守,更具备了冲击世界纪录的潜力。目前,他正准备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不能在我们手里断了线。”这是李成森常挂在嘴边的话。深知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正面临传承断层的挑战,他牵头成立了艺术家协会,将守护民间艺术的初心,化作推广书法的实际行动。协会里,他积极组织书法学习活动,面向老年人与小朋友开展教学,致力于让不同年龄段的人感受书法魅力。这位从新田山水间走出的民间艺术家,用笔墨书写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以匠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唐佳怡 谢欣怡 唐人杰

编辑:李成婧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