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新闻网(记者 蒋军君 周林凤 谢欣怡)金秋时节,新田县金盆镇河山岩村的柚园里一派丰收盛景。沉甸甸的红心蜜柚压弯枝头,工人们穿梭在果树间忙碌采收,昔日荒芜的山坡如今披上“金装”,小小的蜜柚不仅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果”,更稳稳铺就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甜蜜路”。
走进金盆湖富硒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红心蜜柚基地,一棵棵柚树枝头上,挂满了套着保护袋的柚子,轻轻撕开外层袋子,金黄油亮的红心蜜柚便显露出来,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
基地内,工人们分散在各个区域,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蜜柚;山腰的车间里,另一批工人则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拣、包装、装车,整个现场忙而有序,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的红心蜜柚产量有38万斤左右,比往年增产6万斤。” 基地负责人骆普军高兴地说道。“我们今年不仅改进了日常管护方法,还到江永县学习了先进的管理经验,让蜜柚的品质和产量都有了明显提升。”
河山岩村的红心蜜柚之所以受欢迎,除了管理得当,更离不开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骆普军介绍,蜜柚基地选址在饭石土的山上,这种土壤中富含硒元素,“所以我们种出来的果子,能达到九分甜、一分酸的绝佳口感,而且叶酸含量非常丰富,吃起来特别爽口。” 也正是凭借纯天然、无公害、香甜多汁的特点,这里的红心蜜柚收获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
优质的产品,还需要多元的销路支撑。为了让蜜柚 “不愁卖”,基地打通了多条销售渠道:从传统的批发市场供货,到入驻电商平台拓展线上客源,再到开放果园吸引游客现场采摘,多管齐下的销售模式,让蜜柚的销量节节攀升。尤其是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现场采摘更是迎来高峰期。
“基地的现场采摘价格为3元一斤,单是中秋、国庆期间,现场采摘的销售量就占到了总销量的65%。”骆普军说。
蜜柚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给当地村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从蜜柚的日常管护,到采收季的采摘、包装,基地常年吸纳周边劳动力就业,有效带动了农户增收。
“我在这里一年能做八九十天工,工资能有一万多块钱。” 采摘工人欧阳凡明笑着说,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赚钱,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
如今,河山岩村的荒山坡变成了 “聚宝盆”,红心蜜柚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更成为村里特色产业发展的 “金名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这份 “甜蜜事业” 正带领村民们鼓起腰包。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 蒋军君 周林凤 谢欣怡
编辑:颜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