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新闻网(记者 卓宇斌)清晨,金盆镇下塘窝村的就业帮扶车间里已是一片忙碌景象,伴随着轻快的机器缝纫声,村民们正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一件件产品在她们手中逐渐成型。过去需要外出奔波才能获得的收入,如今在这个建在村头的车间里就能稳定实现。这个小小的车间,正成为下塘窝村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我们这里是计件的,多劳多得,也有两三千一个月,在家带小孩的和照顾老人的妇女都来工作,蛮好,”正在忙碌的村民陈大姐脸上洋溢着笑容。她的喜悦,道出了许多在此就业村民的心声。
据了解,下塘窝村就业帮扶车间是驻村工作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而重点引进的产业帮扶项目。通过利用村内闲置场所,引进适合的手工加工或轻工业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旨在为无法外出务工的留守妇女、弱劳力以及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人等群体创造灵活的就业岗位。
“我们车间的理念就是‘就业不离家’。”车间负责人介绍,“项目优先吸纳脱贫户和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实行按件计酬、灵活上班的制度,村民可以根据自家农活和生活情况安排工作时间,实现了‘看家、务农、打工’三不误。”目前,该车间已稳定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庄劳动力近50人,人均月增收可达1500元-3000元。
就业帮扶车间的建立,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更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村民们在获得稳定收入的同时,也学到了新技能,开阔了眼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集体通过场地租赁或项目分红等方式也增加了收入,为村里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扶贫车间虽小,但作用很大。它像一块‘磁铁’,把村民凝聚在一起,实现了增收致富与乡村治理的双赢。下一步,我们计划根据运营情况,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丰富产品种类,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村民受益,让‘小车间’持续释放出促进乡村振兴的‘大能量’。”下塘窝村第一书记、县住建局驻村工作队长曹劲磊表示。
如今,在下塘窝村,扶贫车间传出的不仅是机器的声音,更是村民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幸福音符。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卓宇斌
编辑:李成婧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