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新时代“拐杖雷锋”——记“湖南省道德模范“李旭斌
2025-05-21 08:50:07 字号:

新时代“拐杖雷锋”

——记“湖南省道德模范”李旭斌

作者:陈丽萍

李旭斌出生于1968年,他刚满周岁,正当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突如其来的疾病使他从此失去了站立能力,无常的命运让他的一生都打上了二级肢体残疾人的标签。

“诚”以立身,不惧蜀道难

跋涉人生之路,无法站立的病痛,让年幼的李旭斌切身感受到了一人得病拖累一家的苦难日子,遭遇过旁人的嘲笑、戏弄和白眼,也有过看不到前景的迷茫与痛苦。

所幸在他读书时,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帮助。在老师的引导下,同班同学集体向他许诺:每天轮流陪伴、接送他上下学,不让他因身体原因而辍学。从此同学们风雨无阻,每天都遵守诺言——时时等待、陪伴着李旭斌上下学,课间一起玩耍,直至他顺利完成学业。老师同学们无私友爱地帮助,从小在他心里深深种下了一颗“诚信”的种子。

成长的过程虽然艰难,但他始终将“诚信”牢记心中:做人要诚实,要以诚待人、以诚立身,依靠诚信成为让别人信任的人。后来,为了谋生,李旭斌努力克服来自身体上的障碍,以家电维修起家,1990年创办了自己的家电维修店铺,开始将自身所学技术服务于社会。他时时回想起以前在学校时老师同学们“有诺必行”的榜样,警醒自己以诚立世,用自己诚信的经营理念、良好的服务态度与专业的维修技术去赢得大家的认可。在他的家电维修店铺中,顾客从来不怕因不懂业务被乱收费、高收费,因为他们始终相信李旭斌是一个诚实、诚信的好人。

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李旭斌也不忘帮助更多的人学习维修技术。通过新田县农广校实用技术培训班,李旭斌登上讲台,后来又开办全日制两年中专班,毫无保留诚心实意地向更多的人传授家电维修技术。

在课堂上,李旭斌是学生们的老师,精心传授技术;下课后,他又成了他们的兄长,大家一起谈创业聊未来。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李旭斌总是让他们缓交或者免交相关费用。期间,在学校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本人一共为家庭贫困的学生垫付学杂费、伙食费1.6万余元。

这些年来,李旭斌参与了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培训和扶贫培训,让1000多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待业失业青年得到了一技之长。在培训授课中,李旭斌不仅仅是讲解技术技巧本身,更多的是教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原则,以及思考问题的思路与模式,培养学员好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心态,让大家了解诚实守信是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今后成功创业就业的重要因素,感受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

此外,每逢重大节庆日,李旭斌总是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为群众义务维修各种家用电器。暑假时,李旭斌还会带领部分同学组成家电义修队,在县城各个乡镇巡回免费维修家用电器,每次历时1个多月,深受广大农民的称赞。从1989年至今,李旭斌与学生们一共义务维修各种家用电器3000多件,倒贴零配件费2万余元,被群众誉为“拐杖雷锋”。

“信”以立业,不坠青云志

诚在于心,信在于行。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李旭斌坚持自己的追求,以诚立业,以信服人,不断学习电器维修的新本领,在事业发展中寻求新变化。

经营家电维修时,李旭斌往往以报恩的心态投入到服务中去。为了让顾客能及时看上电视,听上广播和音乐,他牺牲了大量时间。良好的服务态度、过硬的维修技术和合理的收费,维修部很快被社会所接受,客户与日俱增。2000年,李旭斌成立“电器维修110”,开通服务专线,对于群众的一切维修要求,他都一概做到有求必应,有忙必帮,有诺必践,尽自己所能提供最好的服务。

有一年过年前夕,有位顾客的电视机坏了,但维修起来比较麻烦,李旭斌为信守“让顾客除夕能在自己家看上春节联欢晚会”的承诺,他连续加班4夜,牺牲自己过年期间陪伴家人的时间,直到家里面吃年夜团圆饭才把任务完成,真正做到了有诺必践,言行一致。任务完成后,李旭斌因寒冷和疲惫,开着高热的电热毯沉沉睡着了,睡到半夜,电热毯因持续高热差点着火,他本人后背也被严重烫伤。但是想到顾客灿烂的笑容,李旭斌心里还是非常满足,他为自己终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恪守诚信的原则而自豪。

李旭斌非常热爱学习,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信守承诺”的能力,他不断调整发展方向,从最初的家电维修到电脑维修再到互联网技术服务,但不变的是他一如既往的诚信诺言和优质服务。前几年他注册开通了《新田工商信息网》,利用网络平台与本县多数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种养专业户建立了联系,与他们一起探讨企业发展之道,同时帮他们免费发布各类商业供求信息十三大类2900多篇。网站一开通就是五年不收费,投入巨额资本而不求回报。网站每天的点击浏览数都在5000人次以上,成了广大商户和企业主名副其实的信息大餐。很多用户主动提出付费酬劳,但是李旭斌坚守五年全免费的承诺,婉转拒绝了,结果赢得了更多用户的信任。

多年来,李旭斌依靠自己过硬的业务本领和优质的服务,凭借一颗诚实守信、艰苦朴素、心怀感恩的心,守法诚信、有诺必践,闯出了一番小有成就的事业。他的店铺多次被评为守法诚信文明户,是“省级青年文明号”单位,还被团省委确定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实”以践诺,不忘来时路

铭记梦归处,不忘来时路。创业成功的李旭斌始终不忘自己幼时诚信的种子,一直以他的赤诚之心默默地回报社会。他总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好了,总得为他人、为社会做点什么,认为回报社会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从早期在全县各乡镇巡回义修家电,定点帮扶新田县苦志育才学校,到帮助五保户,资助贫困学生,向冰雪和地震重灾区捐助资金,积极赞助“拓普杯”朗诵赛、演讲赛、足球赛、校园文学自由创作大赛等活动,李旭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他还热心参与各项公益活动,致力于为维护广大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鼓与呼,为帮助广大残疾人实现更好的生活奔与走。

“如果不是他,我们一家可能现在还只能靠政府的政策帮助和社会的爱心资助来维持基本生活。”新田县石羊镇残疾人宋伟生说。宋伟生一家四口,两名家庭成员残疾,其岳母眼盲,其子从小脑萎缩,生活都不能自理。李旭斌在了解宋伟生家庭因残疾生活困难后,拄拐亲自前往宋伟生家,主动联系本地养鹅企业,为其免费申领鹅苗,探索出一条养鹅的致富路,帮助宋伟生家解决了生活来源的难题。从此,他拄拐扶残到农家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

为了帮助和鼓励更多的人,2019年6月30日,李旭斌创办的网络直播“扶残讲堂”开播,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远在河北省蔚县的残疾人刘文昌多次创业失败,感到前途迷惘。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文昌进入李旭斌的“扶残讲堂”直播间。李旭斌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还从自己的书库里找了10本书,寄给他。通过李旭斌一次次真诚沟通、一回回耐心解答,刘文昌鼓起勇气,重新创业。

新田县陶岭镇37岁的胡海平,因事故导致全身瘫痪,意志消沉。胡海平的姐姐让他走进李旭斌的“扶残讲堂”直播间听课。慢慢地,胡海平开始重新认识人生。李旭斌还拄着拐杖到胡海平家,手把手教他用右手指背敲击笔记本键盘,指导他做微商。一开始,胡海平力不从心,李旭斌不断鼓励他。付出终有收获,在李旭斌的指导下,胡海平每个月都能赚2000元左右,脸上也有了笑容。

截至目前,“扶残讲堂”已开播200余期,吸粉关注量蹭蹭上涨。博主李旭斌已成为新时代“拐杖雷锋”,用他真实而不凡的人生经历、坚韧不屈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鼓舞着更多的人积极向上、勇往直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李旭斌击碎命运的桎梏,昂扬生活、自立自强,以“诚”立身,以“信”立业,以“实”践诺,诠释了生命的坚韧,探索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他曾连续担任六届的县政协委员,先后荣获湖南省自强模范、永州市道德模范、永州市十大诚信人物、湖南好人、中国好人提名候选人、湖南省“诚信之星”等荣誉称号。

初心使命心头记,时代重任肩上扛。组织的荣誉是对他非凡人生的肯定,群众的赞誉也是他无上的勋章。他就是新时代的“拐杖雷锋”!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陈丽萍

编辑:李成婧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
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