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抗美援朝老兵郑逢宪:经历5次战斗洗礼用生命书写英雄赞歌
2025-10-28 10:34:06 字号:

011A0049.JPG

新田新闻网(记者 黄新 陶红星)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无数年轻的战士将生死置之度外,用热血捍卫和平。三井镇谈文溪村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郑逢宪,1951年奔赴朝鲜战场,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与密集的炮火中,他经历了五次战斗的洗礼,用生命书写英雄赞歌。

见到郑逢宪老人时,老人正在自家门口的小菜园浇灌蔬菜。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脱下军装,他的人生几经转折,但军人的坚韧与乐观从未改变。

郑逢宪生于1933年10月,1950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8月奔赴朝鲜战场。回忆起在朝鲜的岁月,郑逢宪的神情变得凝重,他第一次体验到了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战斗的残酷。

“我去的时候才17岁,抗美援朝全国都号召,反正出去就是打战,当兵不能怕死,要就不当兵。”郑逢宪回忆,严寒与轰炸是常态,为躲避轰炸,部队只能夜行,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寒风如刀片一般刮在脸上,刺得生疼,“美国飞机经常来轰炸,我们就躲在坑道里,一个坑道大概能容纳三四十个人,晚上灯都不敢点,那飞机经常来轰炸。”

在朝鲜,郑逢宪先后经历了五次战役,因表现勇敢、作战积极,在1951年和1952年两次荣立战功。195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份殊荣的背后,是郑逢宪用生命书写的忠诚。

“经历过5次战斗,说不紧张也紧张,主要是怕飞机来轰炸。”郑逢宪说。

炮火的洗礼,让年轻的郑逢宪迅速成长,也亲眼目睹身边的战友牺牲。如今回忆,老人潸然泪下。

“那时不是牺牲一个几个人,一死就几十几百个的牺牲,我记得有个保卫科科长他姓奉,正在看望连队的士兵,飞机突然轰炸,他那脑壳被弹片切掉了,好惨啊,我忘他不了,一睡觉脑袋里就经常想。”郑逢宪回忆说

1958年,已是军官身份的郑逢宪响应号召复员回到湖南,投身农业生产。从战场到田间,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本色。这位老战士在新中国建设的征程中,继续发挥着光和热。

打开褪色的兵役证,老人年轻时身着戎装的照片,气宇轩昂。从朝鲜战场的枪林弹雨,到回乡后的平凡坚守,郑逢宪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诠释了忠诚、勇敢与奉献。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黄新 陶红星

编辑:李成婧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