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新闻网(记者 周林凤 通讯员 危显平)10月29日重阳节当天,新隆镇临河村王家自然村的祠堂里暖意涌动,一场特殊的 “敬老宴”在这里温情上演。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王光贵,主动将原定于12月举办的89岁寿宴改至重阳节,自费邀请全村及亲友中60岁以上老人共120余人聚餐,不设礼金台、不搞铺张排场,仅以一条定制红围巾和一桌家常便饭,诠释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彰显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在当地引发广泛好评。
王光贵是当地家喻户晓的 “老英雄”,也是乡亲们眼中的 “好长者”。1954年奔赴朝鲜,在冰天雪地里修铁路、架桥梁,1958年光荣回国。退役后扎根基层,1997年退休。家中三代从军,军旅基因早已融入血脉。
亲友原本计划为他“大操大办”,却被老人一口回绝:“日子好了更不能忘本,要懂得感恩。”最终,全家人一致决定移风易俗,把寿宴并入重阳节,所有费用自理。儿子王林杰坦言:“借着这次聚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幸福与快乐,既节约又不失隆重,同时感谢乡亲还有亲友们对我爸爸的照顾,也希望把这种新风尚传下去。”
宴席当天一早,王光贵精神矍铄地站在祠堂门口迎接客人,胸前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与家人一道,为每一位到场的老人送上一条印有 “重阳节纪念2025”字样的红围巾,“现在天气也冷了,大家也可以保暖,戴起活动的时候心情也舒畅。”老人笑着解释。
宴席上,9张圆桌整齐排开,桌上的菜肴没有山珍海味,只有新鲜时蔬、本地土鸡和土鸭等家常食材,虽朴素却分量十足。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有的唠着家长里短,有的听王光贵回忆当年的军旅岁月,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气氛温馨又热闹。席间,王光贵还不时起身与老伙计们碰杯,真诚地说:“邻里和亲友对我这么好,大家聚拢来吃餐便饭,等于是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咯。”
村民谢灵翠笑着说:“喊我们老年人过来聚会,我感到很幸福,很高兴!他当兵时保家卫国,现在还想着带动大家节俭办宴,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没有奢华的布置,没有繁琐的礼节,这场“敬老宴”却用最朴素的方式,温暖了整个王家村。新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到场为老人送上鲜花,称赞王光贵“用一条围巾、一桌家常菜,树起崇军尚俭、敬老爱亲的乡风新标杆”。
一场零礼金的重阳宴,温暖了王家村的深秋,也把“爱国拥军、敬老爱亲”的种子播进更多人的心田。王光贵以实际行动诠释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的本色,其节俭敬老之举为弘扬传统美德、引领文明新风树立榜样。近年来,新田县持续深化敬老爱老教育,鼓励从简办宴、聚焦真情,王光贵的行动正是这一风尚的生动实践。这场重阳宴,温暖了临河村老人,更将节俭感恩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心田,助力文明乡风传承。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周林凤 危显平
编辑:李成婧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